曹中铭:须建立对退市公司违法行为持续追责机制
2025年02月05日 16:19
作者: 曹中铭
来源: 国际金融报
富途牛牛APP

方便,快捷

手机查看财经快讯

专业,丰富

一手掌握市场脉搏

手机上阅读文章

提示:

微信扫一扫

分享到您的

朋友圈

  据统计,自2024年11月至2025年蛇年春节期间,短短3个月时间,沪深市场有约20家已退市公司发布公告称,收到来自证监会系统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或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。对已退市公司进行处罚是值得肯定的。个人以为,基于监管从严的理念,有必要建立对退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持续追责机制。

  节前,退市公司发布的处罚公告如雪花般飞向市场,且数量众多。例如,2025年1月8日,早在2024年7月11日从上交所退市摘牌的S公司发布公告称,因2020年至2023年间的年报存在虚假记载、重大遗漏等违法违规行为,监管部门决定对S公司采取责令改正、给予警告,并处以1000万元罚款的处罚,时任董事长被警告并罚款150万元。对S公司的追责虽然姗姗来迟,但并未缺席。

  深天地于2024年9月2日从深交所摘牌。该公司于2025年1月6日收到深圳证监局的《行政处罚决定书》。因存在未按规定披露担保事项、未按规定披露非经营性资金往来的关联交易等多项违法事实,深圳证监局决定对退市公司、实际控制人以及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等人进行处罚。

  除了上述两家公司外,还有多家退市公司均在今年1月份收到监管部门的《行政处罚决定书》或《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》。

  从众多退市公司来看,有的因业绩持续亏损,有的因面值原因退市。而对于那些退市后被追责的公司而言,其被强制退市的背后,违法违规显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。事实上,在众多退市公司中,因重大违法行为被强制退市的也不在少数。

  违规违法意味着要付出代价,这无论是对于现行挂牌公司,还是对于已退市公司,都应如此。更需要指出的是,对退市公司的持续追责,也意味着一家公司退市后,不可能“一退了之”。对于此前的违法违规行为,对于此前损害市场、损害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,都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。

  近几年来,监管部门一直在强化从严监管的理念,强调监管要“长牙带刺”。其对象不仅包括挂牌公司,也应包括已退市公司。这既是维护市场健康发展的需要,也是市场监管的必然要求。

  退市公司往往都是些举步维艰的企业,但对于其此前的违法违规行为,切不可因退市而不了了之,持续追责才是应有之义。对退市公司持续追责,既是对违法违规者的惩罚,也能在市场中起到警示与威慑作用,其背后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。

  笔者认为,对退市公司追责,可从两个方面着手。其一,追责的对象既包括退市公司,也包括责任人员,重点在“人”。退市不是“免死金牌”,既然违法违规,就应承担责任。由于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主要是“人为”的,因此这也是追责的重点。其二,要将行政处罚、经济处罚、刑事处罚等形成“组合拳”,其中代表人诉讼是重点。

  建立退市公司追责机制,不存在“一退了之”的问题。即使是退市了,该承担责任的要承担,该赔偿投资者的要赔偿。在退市追责机制下,真正实现让违法违规行为无处可逃。(作者系财经评论员)

(文章来源:国际金融报)

文章来源:国际金融报 责任编辑:43
原标题:须建立对退市公司违法行为持续追责机制
郑重声明:富途牛牛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举报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打开微信,

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

使用“扫一扫”

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

扫描二维码关注

富途牛牛官网微信


扫一扫下载APP

扫一扫下载APP
基金交易
关注富途牛牛
期货交易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: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: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:021-61278686 举报邮箱:jubao@yonnalot.com
沪ICP证:沪B2-20070217 版权所有:富途牛牛官网 意见与建议:4000300059/952500